寶寶黃疸解灰白便,竟是膽道閉鎖造成

來源:    

 
 

  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問題,也是新手媽媽將寶寶帶回家後第一個要面對的難題之一。據統計將近60-80%新生兒都經歷過黃疸,雖說大多都是良性,但其中也潛藏著少數危險的疾病,不可忽視!台東馬偕兒童腸胃科洪華希醫師表示:最近有位寶寶從出生第三天就開始有黃疸的現象,黃疸持續了一段時間都沒有消退,這一周更出現了偏灰白色的大便,帶來醫院檢查後,竟發現是膽道閉鎖,幸好儘早開刀,在仔細的照顧下,目前大便又變回漂亮的金黃色,體重也在慢慢成長了!洪醫師進一步說明,據統計膽道閉鎖是造成小孩換肝的很大主因,若寶寶有膽道閉鎖問題,需在60-90天內完成手術,才可有較好的預後。呼籲新手媽媽切記寶寶黃疸九字口訣「太快、太高、太久、灰白便」,若有其中狀況,黃疸的原因可能不單純,可能屬於病理性黃疸,若加上灰白便甚至有可能是膽道閉鎖造成,需由醫師進一步診斷及治療。

 
  初生寶寶帶回家後,皮膚愈來愈黃,然而究竟什麼時候應該帶回來醫院看診?台東馬偕兒童腸胃科洪華希醫師提出九字口訣「太快、太高、太久、灰白便」供媽媽參考。寶寶在出生後第一天就出現黃疸的現象,常和溶血相關的疾病有關、或黃疸數值高數值大於15 mg/dL,另外黃疸持續超過兩周,我們稱之為延長性黃疸,都建議帶給小兒腸胃科醫師查看!若寶寶便便變成灰白便,有可能是膽道囊腫、新生兒肝炎、膽道閉鎖等原因造成膽道流通受阻,不可輕忽! 每個寶寶手冊都有一頁大便卡讓父母對照大便的顏色,其中只有7~9號為正常的顏色,1~6皆為異常,家長可參考觀察。


   洪醫師也提供了媽媽居家辨識寶寶黃疸方式,可用指腹輕壓在寶寶皮膚上1~2秒,放開後觀察皮膚底色是否發黃,若有黃疸問題則按壓後皮膚印子會呈現偏黃。而膚色黃到哪,與黃疸數值高低有關係。一般如果只有臉部發黃,數值大約在5左右。如果軀幹也發黃,數值大約落在10左右。如果到腳了,數值可能有將近15了,有可能屬於病理性黃疸。這就是為什麼醫生在觀察寶寶時,如果發現寶寶黃到雙腳了,會建議來醫院檢測黃疸數值的原因。


   一般的黃疸治療,通常都在經波長在400~520奈米的藍光照光後幾天後,就能迅速改善。照光能使膽紅素變成溶於水的結構,更利於身體代謝!由於台東地形狹長就醫不便,加上前陣子疫情緊張,非必要都不想到醫院。許多媽媽請教兒科洪華希醫師,是否可以居家接受日光的照射嗎?洪醫師表示:根據醫學證據力最強的新英格蘭雜誌在2015年發表的文章顯示,日光確實可以預防寶寶的黃疸,但在研究時科學家將日光中的UVA、UVB過濾後才照到寶寶身上,避免紫外線所造成的皮膚傷害。另外實驗中也發現曝曬陽光的寶寶有較高的比例(約5%)會脫水及體溫過高。所以建議家屬如果要使用這個方法,應選在早晨、黃昏或是陰天的時候,時間不宜過長,且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寶寶過熱,並適時補充奶水避免脫水。

<.ph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