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科微創術式運用 解除百歲人瑞雙疝氣苦惱

來源:    

隨著醫療的日新月異,一樣是「疝氣」這樣常見的疾病,至今可以有不同的思維及手術方式。台東馬偕一般外科黃奕竣醫師,先前因為參加新加坡世界醫學研討會,接觸到了各種疝氣微創手術的靈活運用,對於微創手術非常熟悉,運用腹腔鏡的多種術式,手術刀穿過微小孔洞,悠遊於腹膜內外間。讓一位百歲人瑞魏爺爺免於剖腹大傷口,解除了長期雙疝氣合併腸道急症的危險,成功康復出院。黃奕竣醫師表示:台東百歲人瑞只有10幾位,可以用微創手術治癒百歲人瑞,是他莫大的榮幸,直稱爺爺是天選之人!

百歲人瑞魏爺爺先前曾開過兩次傳統疝氣手術,這次是再復發,由於腸子卡住病況危急來到急診,還是 Pantaloon(長褲)型的,簡單講便是內、外型都有的「雙疝氣」。由於魏爺爺的狀況複雜,是長褲型疝氣(含直接&間接型)合併腸子卡住阻塞,不僅開過刀會有手術沾黏的問題,且因高齡又有其他共病,手術風險相對高。在以往,即便在醫學中心,腸子卡住就會直接做傳統剖腹,不敢用微創(需全身麻醉)。但黃奕竣醫師考量因爺爺長期疝氣問題未獲徹底解決,亦接受過兩次傳統手術,再次傳統手術一方面傷口較大疼痛拖長復原期、也可能因沾黏增加難度、及無法徹底評估問題設計對策及腹膜的全面修復,所以決定為爺爺進行腹腔鏡手術是最好的選擇,並且一切順利。能用高科技醫療為病患解除病痛,這是做為醫師最大成就。

一般外科黃奕竣醫師說明腹腔鏡用在疝氣的好處,疝氣復發或術後仍長期疼痛時,診斷性腹腔鏡的運用,可以就內部問題做精確判斷(復發原因、神經沾黏、網膜攣縮壓迫、脂肪瘤未取出),再由腹膜外進行修復。除了可以避開先前傳統開刀造成沾黏的地方,由於手術視野會較傳統手術更寬廣及高倍數高解析,所以可以避免傷及神經區或男性輸精構造,合併腹膜內探查即時了解腹膜破損做修補,檢查腸子,甚至切除壞死腸段及接合,現也都可能用腹腔鏡下完成。

黃奕竣醫師進一步說明,工作常搬重物者,若發現腹部至鼠蹊部等衣服接縫處,有不對稱腫脹或壓痛,都應找一般外科醫師評估是否真為要開刀的疝氣。

[媒體報導]

壹蘋新聞網

自由健康網

中時新聞網

Et-Today

中華新聞網

國立教育廣播電台

 

<.php>